|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讓老人不喂飯有多難,看看《安家》里的喂飯情節(jié),就知道了。6 F6 X/ u {; @2 o
身為一個職場媽媽,當你下班回到家,急急忙忙地要給老二喂奶,卻發(fā)現(xiàn)老大在餐桌旁捧著ipad看動畫片,孩子機械地張著嘴,老人一口一口給喂著飯。3 g9 s1 ~+ R7 C I* B: K+ C5 ^
這時候,你會怎么辦? , g H! N0 K, J
1
4 b, w) ~* i2 C) n; A9 e熱播劇《安家》里,海清扮演的女博士、婦產(chǎn)科專家宮蓓蓓應對這個局面,也一樣毫無辦法。7 R$ _% y' s) W
面對她的勸說," H' E4 e& X6 Q5 [( S. Z: k4 l
“都讀中班了,該讓他自己吃飯了”
- s( |' o6 u: r# o) Z“孩子這樣吃飯不消化,對胃也不好”8 r- f3 {: S5 M/ k3 x7 S U6 ~
老人是典型的“吃飯大過天”:8 \8 S! R+ X1 G' u& R* ^
“我要是不喂他就不吃,孩子要是餓著了怎么行呢。”1 r0 i( D* k1 W3 b- M" w6 B9 T {
還有點驕傲地說:
7 |) a W9 a+ Q9 L: E' R& B“歡歡身上這點肉,都是這么一口一口喂出來的,你們年輕人哪有這個耐心?”0 F3 y3 C6 J+ I8 J
說不動老人,她搶了ipad,開始直接對孩子發(fā)火。8 Q0 j; k f9 ~# V# ?$ C
孩子當然不干,一癟嘴,哭了。
7 i9 r G$ ?8 A0 f 于是家里一頓雞飛狗跳,公公發(fā)火、婆婆飲泣,而老公的反應呢?也很典型了:2 z. N! r; x& d# I" L
“本來爺爺奶奶帶得挺好,你一插手,全亂了。”
3 h5 a4 b! ]1 V9 r# x% O 我們在微博上發(fā)起的劇情討論,大家都說這一段過于真實了。* P( q6 f' l- W* z3 t
![]() 就像電視劇里奶奶說的:9 U: |" I) C/ r$ `2 W
“這個小區(qū)哪家的孩子不是吃飯看動畫片玩玩具?你們不喂飯不知道,我問過人家爺爺奶奶,都是這樣子的。”
; G7 Q- {. B$ s7 f z 老人帶娃,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喂飯似乎都是逃不掉的常規(guī)操作,也是隔代育兒矛盾最大的爆發(fā)點 。
6 I! o: R" A' h3 y1 @# f) y![]() 2
6 A0 Q' Z8 T: L4 U- e其實,當飯桌變成戰(zhàn)場,被轟成炮灰的總是孩子。4 O" U b( ^4 Q& j) B) S/ n8 u
我們編輯部的二胎媽媽vivi說,“我們家也和電視劇里一模一樣,每次我都是勸老人兩句,勸不動了就開始罵孩子,孩子被我罵得一臉懵。”
; N$ V, E8 D. r' s' `& V, l- S. p 說真的,看動畫片、喂飯對孩子不好,吃到一半被罵一頓、哭一頓,又有啥好處呢?/ F5 l5 X$ D0 S! \. I+ [
但是這樣的場景,為什么總在我們的餐桌上死循環(huán)?/ O& \6 I- f2 Q# ^7 h7 }
看到這一段時,我們都能理解海清的爆發(fā),因為那個節(jié)點上,會有很多東西把媽媽的情緒拱上去:
c6 e; {; S! c上次幼兒園老師拍了孩子吃飯的視頻點名批評;孩子老是喊肚子疼、不知道跟喂飯有沒有關系;動畫片看了一集又一集,眼睛都要看壞了……
2 o0 r& W }5 A- f% N當這些碎片在你腦子里攪在一起,你會被點燃,你的情緒桶里,混著內(nèi)疚、生氣、焦慮、甚至還有點“你們都不理解支持我,但我要對孩子負責”的悲壯,那個瞬間,除了吼孩子,你似乎沒有更多辦法來表達這種急切。& _7 _8 r4 T! f& r! \$ C
只是,我們真的能咬著牙說,這就是老人的錯,都怪老人嗎?6 d0 L$ u- D, p
以前我們寫過很多文章講喂飯的害處、講自主進食的培養(yǎng),也總有媽媽留言讓我們再出個這樣的文章,好轉發(fā)給老人看。+ w# L Q4 `& P1 E
但是我發(fā)現(xiàn),當隔代育兒的溝通問題沒有解決好時,單方面地強調(diào)喂飯的危害,反而加重了媽媽們的焦慮。
2 S; D% q% a$ Z5 R一看到老人拿起勺子,腦子里都能聯(lián)想到孩子讀大學無法自理被退學了,這種焦慮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4 J( R8 S2 x( u2 [& q3 B
![]() 所以,這次我想試著換個角度,帶大家去理解一下老人的心。
" t; S# n1 s( `2 x這個故事,來自編輯部叉姐:
3 o6 t1 V3 r. L" |我媽有一點特煩,就是催吃飯的時候像催命一樣。
% }+ | g- D( L0 K4 x有時候我陪孩子做手工、搭樂高,她沖出來喊“吃飯了”,我也知道她看重這個,會明確跟她說“好的,我們還有3分鐘就做完來吃飯了。”
) d8 W. [; z' z$ y3 N, C7 _, D. P% L! a可是3分鐘她還是不能等,會一直催一直催。
- p) c2 H* q! W我有好幾次說,“讓孩子把手上的事情做完,不要催得人心都慌了。”
' m: ?7 W; C0 v3 s她卻總是強調(diào),“飯都涼了啊,菜要涼的呀!”
) v7 f0 v/ P$ w4 J% o+ r我心里根本不覺得飯菜涼了多大事兒,我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專注力和熱情不要被破壞。4 \! j6 s# q- k: G7 @
有一次,我估摸著飯快好了,孩子在上機械拼插課,還有幾個零件裝上就行了,我特地去廚房提醒我媽不要催。
- K8 _7 c% m4 B: X, v她說了句“知道了”,然后又念叨“飯菜要涼的呀。”
6 {- V: ? N/ {7 a) @' ~我說:涼了就微波爐叮一下唄。 a5 ~2 m1 I$ X/ U2 @ D" j
她卻還在嘟囔:熱飯熱菜多好吃啊,剛出鍋是最好吃的。/ o5 \8 h+ i0 G4 d% ?% l# [
這時候,我看到她站在電飯煲前面等著倒計時,那表情真的有點虔誠。1 S5 M- R4 Z+ |
我突然有點理解了,她前幾十年的生活經(jīng)驗里沒有微波爐,再早一點,熱一次飯菜需要灶火鐵鍋,熱了不馬上吃是極大的浪費。我也想起她說過,以前家里人口多,外婆會早上做好飯菜,然后重復加熱吃上好幾頓,青菜都熱到全黃了。在她心里,剛出鍋的熱飯熱菜,是很重要的幸福吧?7 T/ w% g4 @" B" N. ^
3
9 v! P( e0 U% v( Z% ~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是環(huán)境、教育、經(jīng)歷綜合而成的,叉姐看重孩子的專注力不被破壞,和叉姐的媽媽看重讓孩子吃上熱菜熱飯,都只是各自的價值排序不一樣。
, m6 E M! n4 }5 e- v4 m6 L- G就像現(xiàn)在的媽媽們都看了很多育兒文章,注重孩子的自主進食、習慣培養(yǎng),這當然很對,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老人對食物的態(tài)度和怕孩子餓著的焦慮,就像你怕孩子沒有好習慣的焦慮,卡在“我要做對孩子正確的選擇”那個點上,你們的執(zhí)念其實是一樣的。
1 B8 q' J! V, s: R總是嫌棄婆婆喂飯的vivi,還說了這樣一幕:0 o6 Y( t/ Z8 d/ Y! l
那天回家,她目睹婆婆同時搞兩個娃的喂飯現(xiàn)場。 + ]) l3 e6 m1 \ \
4歲的老大坐在婆婆左邊,面前是ipad,1歲的老二坐在婆婆右邊,面前是小玩具。婆婆先是一勺子喂大的,然后迅速切換成小勺子,再喂一口小的。3 `) _1 _8 c! c3 l$ j
vivi說,她還沒反應過來,婆婆已經(jīng)一下子把兩個孩子都喂好了,還歡天喜地地把他們從凳子上弄下來,說了句“吃好了,去玩吧。”$ E. R, V& y, n' i) F7 \
她突然覺得,老人也真的挺不容易。
+ o6 F$ X3 r. j& ~$ [* r0 N說真的,老人喂飯不累嗎?當然累。+ I* c0 ^. Q# K+ c, w" R$ f
老人為什么不以為錯,還要驕傲地表功?8 Y8 p' e) f- m, F6 Y5 O
因為老人覺得吃飽是養(yǎng)孩子最重要的事。) C2 O; s* G0 g6 [9 p
也因為,老人帶娃,也是需要肯定的。
4 K$ l" O# e; P3 O/ M1 p而對電視劇里的海清和現(xiàn)實里的媽媽們來說,選擇開戰(zhàn),大概是最錯誤的方式。7 a) ]+ G( F ~ h0 w
所以,怎么辦呢?, \! R: h. A; \# N& \
首先換位思考是很重要的,先搞通思想,不要在飯桌上開戰(zhàn)。
: [+ P' w7 O1 \& _- P 多夸夸老人,孩子吃飯弄臟了自己收拾,一些話術也可以有。1 O# I* S; W) Y; X/ f
總結來說,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從源頭——孩子入手,先利用各種方式吸引孩子自己吃飯,培養(yǎng)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然后再和長輩之間進行合理溝通。只有孩子自己學會了吃飯,才能有效遏制矛盾的源頭。
) M* F' M: g& @6 j! b對照組也可以有。9 Y/ [, a; ?5 a7 I% ^
年糕奶奶原來也喂飯,我特地約了一次聚餐,朋友家的孩子比年糕小,都能自己吃飯了,媽媽看著也不好意思伸勺子了,回去再反復洗腦,“媽你這個菜做得這么好吃,年糕自己就能吃光的”,慢慢也就改過來了。
. K- B0 n& ]9 Z, u編輯部甜椒同學的做法,也給大家一點參考:8 s) y, K) ?- ^" s) r: R4 b
“平時我上班,老人肯定免不了喂飯的,而我周末在家,會自己努力帶孩子變著花樣做吃的,菠蘿炒飯、蛋包飯,都是他能自己一口氣吃完的,還要讓孩子參與,一起包餃子、摘菜……‘自己做的要多吃一點喔’,這句話對孩子也是非常大的鼓勵。”
, o, W" r9 f' C# x說到底,改變的根本思路,不是靠開戰(zhàn),而是要讓老人看到“孩子能夠自己吃飽”,也讓老人看到孩子享受食物的樂趣。
& W. L( R) F2 n" ]2 X/ E9 r% I1 i只有這樣,家庭的餐桌才能找回它本來的面貌:一家人放松地交流、享受食物,這對孩子來說,才是一個吃飯的好榜樣。* l v4 T6 ^3 [( W" }, w
Y$ t# B, R& K9 W
作者:年糕媽媽
! D; O: Q- `, q: f2 K$ r; S! e* `來源:知乎+ c1 h2 B' T! u- d
( M) p6 n' Q3 M. o5 E% B/ `& x
: p7 r2 {+ T* f) L- @
' O2 I x" T9 \" M" P/ ?- e% u
2 h4 {) x4 \& i. P' [. D- \( u+ ~6 O3 X. F% q" k4 x+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