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注冊
x
近日一段流傳在網上的視頻顯示,一個院子,院里是一幢漂亮的三層大別墅。院子外的,旁邊的地上,孤零零地有幾間藍色鐵皮棚。
1 q& ]6 v" k' i5 [+ f# R+ }) A
% f4 \' [( e& U% H" F" {; r: w拍攝者稱,父母與兒子分家了。有院子的別墅是兒子住的,而旁邊的小鐵皮房子則是父母住的。
5 |! X5 [* ~3 a4 U" p7 K+ _) Y+ M拍攝者還稱,這是農村的現狀,并質疑養兒防老。- k4 u$ ^( {0 ~7 f# W/ {
) Y# Y+ y, N. P
真的不應該這樣做,相信視頻拍攝者言過其實,這只是個別現象。% H& |6 @5 R0 m4 b
老人辛苦一輩子,無論這別墅是兒子自己掙錢建的,還是父母蓋的,都不應該讓老人住鐵皮屋。
% L+ d' Q( }1 @$ |$ Z4 w; i$ F7 m Q+ ?$ x% ^5 M# @: n
三層樓房,小兩口,就算再有孩子,那也是住不完的。9 P. P6 B ]) ] Z* u0 y+ s! I
* U; \1 ^# b8 P( T, X3 r應該在底樓,向陽的地方給老兩口收拾一個房間。因為人上了年紀,上樓不方便,不僅吃力,而且上下樓梯還存在摔倒的風險。
* H% i$ T: {+ y9 e) y! `: Y( J8 q/ t6 R8 O6 Z
老人一旦摔跤,那就是大事情。因為老人的骨頭自我修復能力比較差,一旦骨折,可能就會因此臥床不起,這接下來會引起一系列疾病。
9 e" {2 `4 V. p+ W2 p. k: M
$ O" }; H: W4 F/ G K! ~有不少上年紀的老人,本來健健康康,就是因為摔一跤,才就此身體狀況惡化起來。
& e; i! ?4 E8 b5 @( J+ I% [-
2 |9 d' Z1 I- {) a3 L, x4 @; F5 i即便是房屋緊張,那也應該擠一擠,給老人留出房間來。
& p( J& S( G! y一來,這體現孝親敬老,是兒孫輩應該做的。
8 X. A/ B6 G! U( u二來,住在一起小輩與長輩相互照顧也方便。7 ~9 _( S' i0 Q( E; g
住都不住在一起,能好好照顧老人嗎?這值得懷疑。, G& p8 v9 q& t/ q
8 t1 `# q& Y2 m2 p* W
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是在父母身上。是父母把孩子給寵壞了,沒有給自己留后路,或者后手。作為父母,千萬不能把“”底“”都給兒孫交了,要給兒孫留后手。
+ f, e" w5 l' a# k; j& @3 _, i- y9 y# S! _3 c
有的網友可能會說,“留后手”是對孩子不信任,對孩子的愛不純潔。
1 i6 y2 E$ w& Q0 i3 v3 \. W* D
0 h& U2 v: m/ A3 h- ~( L* N其實,恰恰香坊,“留后手”并不是給孩子耍心眼子,而是對孩子負責。孩子在社會上行走,得有個好名聲,這才吃得開。7 x( X+ p6 O0 g( Z3 w7 ^* n4 i; Z
/ |# @* H+ r4 b6 D$ C
像這種“兒子住瓦房孫住樓,老頭老婆住地頭”的情況,孩子能有好名聲嗎? G) _0 L8 t+ a, ]
4 z. O% }4 X' N# G7 X! _+ y, X人都是功利的,把底都給孩子交了,就會讓孩子失去很大的“親近老人”的動力。這在效果上等于是把孩子往外推,增加了孩子“不孝”的可能性,讓孩子在“不孝”上少了一些經濟上的顧忌,從而在潛意識里更容易與父母“鬧掰”。
k# P% Y( ?8 q) I q* _
8 y' r- `' I; k/ b9 }如果父母沒有“交底”,手里攥著“后手”,相信只要是腦子正常的,懂得利害得失的孩子,都會對父母多幾分恭敬,即便是心里有話,也不敢輕易出口,從而就會減少矛盾的發生,進而維護一家的和睦與和諧。' l1 K" w& U3 o Z, h T3 @& T
因為,為了利益,大家都會忍讓,尤其是孩子。; U- {7 {2 c2 ?3 o8 l+ V; C+ ^
( G( u0 [# v! R. `9 g
大家忍讓了,也就一團和氣了。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在一起有矛盾了。
# |8 w- Y1 @2 I
* D6 m6 m! L$ T; O& ]9 ~5 h所謂的有矛盾,就是雙方都沒有顧忌。在實力面前,矛盾更多地會轉化為“順從”。
1 u; B. `2 G4 m$ T& r1 f# I/ h) T: w( X. y3 j8 @* q
所以,老人在身故之前,必須要手里有攥的。如果沒有,虛張聲勢,裝也得裝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對自己負責,對子女負責,萬萬不可和盤托出。
4 ~+ s0 i9 _+ M) r$ T3 M2 ~/ s& e) H" f- _8 _2 R! }4 J1 n1 H
不要感嘆“養兒不防老”,而要做到“防兒不養老”!, `( d: S7 X( ^0 ?- C
0 `( v, V5 i. c) s! u/ {6 M( V
說什么老人住地頭,是為了清閑,純屬扯淡,那是被逼無奈,有樓房誰愿意住鐵皮房?冬天冷、夏天熱,又潮濕% F) N& `/ K3 c* i) l! Q# b
9 u d$ Y4 d' y0 x, `/ L/ \
2 w' e' z F* L- u1 [3 y
006qfc9tgy1gylum1gw47j30yi22ohdt.jpg (235.74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 09:09 上傳
006qfc9tgy1gylum44thgj30yi22okjl.jpg (246.89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2 09:09 上傳
( Q" B4 J* z2 f: g+ N6 t& A.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