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17
- 菜籽
- 637 粒
- 銅錢
- 844 枚
|
99樓
樓主 |
發表于 2024-5-18 11:57:5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來自: 中國
第99回 衣錦還鄉傳封贈 母以子貴慰慈父* @2 M0 B+ G- R% ~4 V3 f6 D
* w) C8 ]2 ?4 i1 X
上回書說小小倭寇猖獗,四月犯海寧,夜襲破崇明城,知縣唐一岑死之……
4 P- R$ B- f; |% G
1 A9 V, e E2 D) `' Z1 e$ F 朝野上下沸騰,卻無人處置,沈大人大惑不解。七月,日本來貢,朝廷卻之。其人利互利,留海濱不去。巡按御史高節請治沿海文武將吏罪,嚴禁奸豪交通,得旨允行。而內地諸奸利其交易,多中飽私囊,故不能盡絕…… Z& e" f/ J4 b9 {- \+ l
0 w2 m; h0 d! K. E# t 沈大人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他深感憂慮,特別是倭寇滋擾淮安,更讓他坐臥不安。: B; n% z0 m& _* W
& L+ G3 w; d" }' M( S5 X# e
是年秋闈沈大人任閱卷官,不料由于嚴嵩插手沈大人卷入案受誣陷不提。就在本年會試,朱曰藩、張侃、倪潤等人成進士。朱曰藩授鳥程縣知縣,張侃授行人,倪潤授南城縣知縣。0 P; y/ h. h" }* U6 C% E0 H$ r
5 }2 v3 C6 a) E+ V- W L7 I 桂榜發布后來到了十月,戶部左侍郎王大人為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
! d5 t4 @6 S" o! h4 L4 h' `
( P9 \& w# o$ v }8 b 這年冬,天氣異常寒冷,在翰林院為官三年的沈坤通過三年一次第一輪考查,沈坤父母獲“封贈”。
$ ^" Q8 r) v4 K! k/ f' a+ I& g& r* g# \# z8 [' \
“封贈”現代人很是陌生,她是古人特別喜歡的殊榮。狀元沈坤入駐翰林院,鄉試做閱卷官,雖卷入一些是非,然終究煙消云散。十洲初步感受到了官場的黑暗,始終感覺到有一雙黑手幕后操縱著一切。
" ^' Z, p" g. b" _- o3 e" O
1 Q, Z) Z! K/ c+ C7 B 渾渾噩噩中過了三年來到了嘉靖二十三年科,沈大人父母獲得朝廷封贈。想想自己離家數年,高堂在上未能盡孝,這雖說是每一個在外做官人的缺憾,但是自古道忠孝不能兩全。沈大人想想即將回到淮安府山陽縣河下鎮梅家巷,眼睛一下子濕潤了。5 R7 I( B/ E f+ ], w
7 [ k' G9 b5 N9 I; u3 V 明朝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漢代以后制定出一套相當完備的封贈制度,即由皇上封贈官員的父母甚至若干代祖上,作為對官員服務于朝廷,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的一點彌補。
/ f: d5 f' o! F- v2 C5 B+ F
4 f6 O6 r4 Y. k2 [; e& S 官員的官爵封贈給他的父母甚或祖父母,在世者為封,去世者為贈,官員有何爵號品級,父母等就會得到相應封贈。
! `' A z7 G2 O+ U( P3 i& }
' Y6 X+ ^0 z2 T 朝廷又規定文武官員一品封贈三代,二、三品封贈二代,四品至七品封贈一代,其妻亦按不同品級封贈,稱誥命夫人,因官員的品級不同而名號略有不同,一品、二品稱夫人,三品、四品稱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是孺人,因為子孫的功績而封夫人的,前面加太字,稱太夫人等。( ]; p9 h2 |- S( Z- m' n2 v$ _
1 J8 g5 o- y+ H5 e; c
像沈大人這種進士出身,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如果服務三年以上,就可以向朝廷申請封贈,一般都會照章辦事,沒有不批的道理,差別只在于官員當時官位的高低會為父母爭來不同的封號。
9 I" o( S6 T. a% G7 A B+ y0 F* S7 @8 C
已故的卓亭公被尊稱為“翰林院修撰儒林郎",老先生經商出身何曾讀書應考,與翰林院何干?其實這就是沈坤職務。
! R( P, z; K/ S, s/ M8 }" R
/ g( Y& \% A1 M, [3 f& K$ p 沈坤的母親于氏自此在正式場合也會被稱為“太安人”,因為沈坤當時的翰林院修撰系六品職銜,所以她老人家可以稱太安人。
1 l4 V. M3 w e; E6 @+ P$ O: e
- R' C8 k- k9 M+ p. W 千萬不可小瞧這一稱號,這是誥封,千金難求的。這種封贈是一種榮譽職銜,雖沒有實際權力,但他來自朝廷賞封,意義非凡。' n% }9 C0 p5 ~. B( g- M
7 q$ E' n* l9 y/ _8 [6 g 對于原本或者只是一介平民,或者經商務農的老父老母已經足夠了,從此可以榮耀鄉里,可以與士紳們交往,還可以與縣太爺之類的父母官敘敘品秩,充分滿足一下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榮譽感。
3 [5 {/ M2 k4 z# y0 l( w- \8 R2 i' r+ s" L6 I
確切地說朝廷這種封贈對于官員的家人來說,才是兌現了的、實實在在的榮譽與利益。為了這場盛典,沈坤特意告假回鄉了。
, k& J. d! Q! x5 B' `
5 }# {0 g9 h; i$ x# @9 t8 E3 _" X 此時的明朝首都在北京,所以沈大人南下回淮安,沿著運河漕運通道直奔家鄉。
2 H' W, x) F n" r9 D8 \
: x/ a! d( Y8 n& e 站在大船頭眺望著南方,呼呼的西北風為沈大人送行。眼前浩瀚運河上碧波蕩漾,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水鳥在前面帶路,寬闊的運河上船來船往,這條京城命脈漕運繁忙依舊,此時此刻富庶的江南已在沈大人的想象中了。
( y! n( C1 w3 d7 h# M3 Z! I, D E( v# z. _) z8 b6 E( q. P
“大人,進船艙,天涼寒氣重。”
- n1 d: n# V* }# W, S* O6 @7 a( F
- |6 I! [. h8 I& N$ T# X “好的。”! I+ t+ |' C1 E/ f; H2 }2 P
1 G6 p' S7 r! J3 s6 I, k
順流而上果然很快,一天多以后沈大人一覺醒來,他發現船已經進入淮安境內了。
$ G3 X8 t! {+ C& \
8 z$ {+ v& k( o7 ~5 w* f& t( F 娘親,十洲回來了!
4 B- h9 }2 Y4 P9 n" t
* P+ x$ P/ p; J2 V3 Y 此時浮光躍金,沈大人在心底深情地呼喚,看著高飛的小鳥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飛回河下古鎮,飛回沈府,飛回那個闊別已久的家,一解相思之苦。5 c+ e* A$ [+ y2 _# K9 Y8 S5 {
5 e/ E! q& e+ K+ }- D 沈坤發現木船前方的河道漸漸變窄,臧家碼頭出現在視線里,這座碼頭興于明代中期。因為其時清江閘——大閘口,不再對民船開放,從南方北去的商旅及貨物,需要在閘口下游這里棄船登岸。“南船北馬舍舟登陸”即是此意,在大閘口就立上了這塊碑牌。
. S% j7 H; H$ ?& y' K% m% i' m0 P& M) U Z: o1 W6 X
京杭運河開鑿于隋煬帝時期,歷經多少朝代,自然就記載了多少的歷史興衰。其實運河原本沒有里外之分,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就是在昔日的淮陰,如今的淮安府穿城而過的。于是老運河被稱之為里運河,而新運河當然也就是外運河。
# j2 k. V3 I& H" z' O, R1 U3 N2 J
% R; v1 z4 L5 ]7 a: r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流經京、津、冀、魯、蘇、浙四省,貫通中國五大水系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全長1794公里。
! c% Q8 g2 f4 M( E
1 n5 n$ K8 o9 P/ i0 d& z& H 運河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極大改善中國南北之間聯系。淮河以南地區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這些地區人口稠密,農業出產率高,魚米之鄉生產潛力大。& V2 H2 A, e% _" c R; g) s1 y
2 \& B* P. N7 d5 M; y 這條綿延南北的大運河修通,北京有了來自江南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援和漕運保障,從而使京都的有效控制區域得以快速北移……
. R0 I% ]6 ]9 E+ c/ B* D E9 y% B/ l3 i: m1 }: Y
“過閘了!”船家大喊一聲提醒客人注意安全,沈大人凝望著南船北馬舍舟登陸的大閘口,通過那道大閘,運河上這道關口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D& y" n0 a1 y! V/ g" m6 C
1 K4 R t8 k- }* @; M
沈大人站著船頭百感交集,嘴里吟誦起膾炙人口的詩作。
2 H& h- e3 {& L( _& ~8 J% z: g& `& j" i+ [2 P6 T
( u9 P3 Z, x9 r/ e2 k
5 X5 ~; _3 r, x& o9 d# O4 O+ U
淮安覽古! g+ S+ b) R% |4 M; X6 E, q: n
姚廣孝$ X( J2 k1 m% K' Y6 Z# @
0 r2 @$ S a7 |6 C* C
襟吳帶楚客多游,壯麗東南第一州。: t1 y& a6 |4 |4 ?: p, o2 s
) U1 g+ {1 g v1 c屏列江山隨地轉,練鋪淮水際天浮。9 k8 z0 p1 }, B' K3 q: U
/ P9 X0 z" I% x8 n! A城頭鼓勁驚鳥鵲,壩口帆開起白鷗。
) c' j. l, e2 y) }( Z: I3 M) R# L0 n/ _* C
胯下英雄今不見,淡煙斜日使人愁。
3 h2 y/ ~3 x, v; S7 b% F" |/ V" n$ N
沈大人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木船劈波斬浪向前行進。運河兩岸光禿禿的,凜冽的西北呼呼作響,寒意漸濃沈大人進了船艙。 ~4 M+ F2 q, R! s3 {1 A! n
* }, K2 o, k7 T# O! D* \
記憶中沈坤還沒如此仔細欣賞運河兩岸風景,只不過冬季的運河一片蕭殺。若是春花秋月,則是另一番景致了。
7 u+ k& l! m, @* G% e3 O3 K0 j. B) v0 m# ^3 u
聽著嘩嘩的流水聲,沈大人心潮起伏,即刻就要上岸了,離家三年多的他怎能不激動萬分呢?& u/ u$ v5 X! Z
7 f/ x; @1 n+ o8 ~* t) p
“沈大人,河下御碼頭到了!”船家進艙笑盈盈地提醒。6 j+ h+ B; \ q4 [+ t% M# Q5 M
E8 e# f+ I$ P “謝謝船老大,這點銀子請笑納。”8 e# S: ?) d: g4 ?. b; K+ _* T7 }
, r: S7 J8 n' l “大人,要不了這么多。”船家一看連忙說。
i2 ~1 L! l# H* j8 I* {; O
+ M2 e. f- Y( i 沈大人說:“收下吧,今后還要船家多照顧呢。”% Y1 u& `% G' x
y' v6 O5 q# B- { ^( W0 V
“那,謝大人了,要用船您直接吩咐就是。”
( e' B* v7 \; a7 x5 L. I! v7 m6 k3 _& [3 i4 e, u& u) K! N" r3 H8 C
手下拿上簡單的行李,隨著沈大人下了船,踏在跳板上沈大人向岸上走。他貪婪地呼吸著久違的空氣,這空氣盡管很干燥,但是河下古鎮特有的氣息撫慰著游子。
, g. } x+ t- a5 W
2 R7 E/ V- _& l$ I e! e “你們看,來了一個大官。”
6 y0 |& z) u, Q' E" ^* v3 o
- K! I, B. g5 |% b3 [ “沈大人吧?”一個見過世面的老者上前行禮。) J& q: u4 Q& q) E( b% t
: I( |7 I# D8 D' r8 V* L
“正是,您老是——”. _$ r( Q4 g; J1 I
1 P7 R9 r; h' G( X! }
“老朽不值一提,狀元郎如今加官進爵衣錦還鄉,此乃河下之幸也!”' Z/ Q2 z; q8 T! _, h' C" `
: x% K/ t9 _- U" r
“老人家言重了!”
3 F: x! `% J: \9 t/ u* o: D- ]# W( N& T' X
身著六品官服的沈大人則一上岸,就受到了河下古鎮來來往往百姓的注目。向東望去河下古鎮盡收眼底,北邊的聞思寺矗立在那里,沈大人想起孩提年代經常和汝忠到廟里玩。 S/ `* ^& _4 _
7 ?# o; l/ Z# p8 ~' p* d+ W5 b “大人,你家在哪啊?”手下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千年古鎮說。/ O0 d4 q. Q$ ?+ M: w
+ ]/ J& ]! b4 b* ~+ n2 M g
“跟我往下走。”沈大人官靴踏在寬寬的石板上,他的心一下子回到了夢中的河下,回到了故鄉。2 b+ G& z5 q) i$ z' Q. c
6 \' f& z: r8 }) f# | 寬闊的湖嘴大道上幾乎看不到行人,沈坤拐進巷子向南,不一會兒來到了梅家巷。
9 \4 n2 W% m2 Z
' O2 e+ g: F, D) E& g9 b2 Z 沈府門前突然響起了鞭炮,原來早有人跑到沈家通知狀元回來了! Y$ u3 ?+ a7 Y o
7 i0 P- j" R3 L- G8 @% a 沈大人放眼望去,爺爺奶奶顫巍巍地站在門前,還有他朝思暮想的娘親于氏,幾年不見頭上早已染上了霜。
* v# R* N) R/ S) g) A Y
( k+ o3 t7 M* x' z7 B" @* F. n( J “爺爺、奶奶、娘!”沈坤急匆匆地來到親人面前撲通跪在地上,“不孝兒十洲回來了,聽憑親人們責罰!”
1 h2 n; n8 Y. f7 K: F6 Y; N3 Q% W2 Q
“快起來!”母以子貴的于氏上前扶起兒子,“兒啊,爺爺奶奶在家一直念叨著你。”2 H( {6 T* u8 q6 d
8 Y6 K" T9 [9 u v# s! w
“爺爺奶奶,孫兒哪天不是以淚洗面,這次回家好好陪陪你們!”沈大人動情地說。, v w" @" M7 V2 I2 ]1 d% a
& w$ `. I# H- K1 b& l- P$ a- g& G8 o
一家人謝過鄉鄰進了家門,沈坤仔細看著久違的家園,家竟是如此之親切。
5 t/ W6 u( @; @( ]: o, x( D, h; T+ y/ F h6 O
突然耳邊傳來鑼鼓的聲音,沈大人好奇地回頭望,只見家丁跑過來稟報:“沈大人,霍大人來訪!”1 N& `- U3 F! ], s, W9 d
0 O0 ]- w. j; k) a
“快快有請!”沈大人一聽連忙前去迎接,心想真夠快啊,我前腳剛進門,他就到了?!' [# K/ A- T( }7 d6 @+ P' Z8 ~7 E v" N
( @( F. z/ l6 @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w2 s! L# v w5 M
X5 {! k8 O; X! u8 `
8 d0 Z7 E, z2 [) a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