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心愧疚回家看兒 抬望眼再赴臨安
+ U: y: K. d. e4 ^+ F* u
; d, ^. }/ u8 I& u
0 f v% n' J' ?0 {! u “你認(rèn)錯人了。”柳三變面對一個老者不知所措,慌忙跟著石頭離去。. j- l; s4 d8 O& p9 d
慌亂中兩個人來到了遇仙橋,柳七恍惚了,那高聳入云的峭壁上仙人留下的詞依稀可辨:( q8 `& L, r$ H6 d8 P( A
! v$ G3 N; j/ \( O: \) _
4 n D: e; p% N; C! B1 X
眉峰聚
! M! r6 T% S. q8 z2 R7 O8 P* s* l p+ b' w; P0 l$ c
蹙破眉峰碧。纖⼿還重執(zhí)。鎮(zhèn)⽇相看未⾜時,忍便使鴛鴦只?
: R; t/ s. }3 G 薄暮投村驛。風(fēng)⾬愁通夕。窗外芭蕉窗⾥⼈,分明葉上⼼頭滴。
+ v2 b7 O# B. a3 h" H& b7 G" M' w7 p2 m2 L' A
% [' k1 n1 Q0 z- W/ L2 [# ^
重溫眉峰聚,昔日登山場景不時在眼前浮現(xiàn),娘親的形象是那么真切……% m/ ^* E7 C5 g8 E+ K
可是一旁卻有一首罕見的回文詩引起了柳七駐足:這是一塊立在遇仙橋頭的石碑,遇仙橋是一座橫臥桃花溪上的游廊式風(fēng)雨橋,相傳古代桃花源附近有一美麗姑娘,當(dāng)?shù)貝喊韵霃?qiáng)占為妻,母女順山逃跑,在此橋遇一老翁,母女向其哭訴原因,老翁帶他們至秦人洞,用手一指,洞門遂開,母女入洞避難,故名遇仙橋。
% P4 J& D- W. L1 C8 [1 y, I 白衣卿相深知這49字的確暗藏玄機(jī),它其實(shí)是一首七言八句的螺旋半頂真詩,49個字要讀出56個字來,押“四支”韻。這首詩不能走尋常路,必須另辟蹊徑。
4 a2 `$ O2 l2 S6 `( n3 ? 作為詩詞高手,這雕蟲小技難得住別人,焉能難住才高八斗的柳七?根據(jù)碑刻文字的提示,柳七找出了讀這首詩的方法從最中心的“牛”字開始,按順時針方向,從內(nèi)向外旋轉(zhuǎn)著念,每七字一個斷句,并且每句詩的最末一個字的一半,作為下一句開頭第一個字。
( a4 E* O2 D* P* v7 x o& V7 j0 ]$ z( f' k6 j* J0 R
5 k& x3 |( l& Z; m
7 f9 u! O8 J; T/ J* T4 [5 K' g題遇仙橋
$ x& _4 G8 T7 k% D: E+ `+ {
! u. c- [: m! n" M! d- }# D' k5 J牛郎織女會佳期,月底彈琴又賦詩。 1 z7 |$ ~$ b" X* ^ u; d
寺靜惟聞鐘鼓響,音停始覺星斗移。 9 O7 \+ r* ?' n6 k- Y, r7 i* V
多少黃冠歸道觀,見機(jī)而作盡忘機(jī)。
; D6 @: t# I# _/ u; y幾時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0 Y$ r U& _& C( S' R) {7 O# a* K8 ]" O( {2 [$ }, \
! u6 P( r* C: S' |4 Z
“小七,你有沒有瞧見老夫人出來時手里牽著的黃口小兒?”坐在樹蔭下休息的主仆二人聊天。
% a: n4 a W" L T& T “黃口小兒?”柳七一頭霧水,“不曾瞧見。”; [& d7 s5 k! }" l" O9 R
“那黃口小兒太像少爺了!”石頭失望地感嘆道,“少爺,如果我沒說錯,那應(yīng)該是少爺家公子柳涚。”
/ ~8 r1 H7 J7 k: W) M “我兒子?”
5 ^2 a$ c2 @6 g% { “對呀,少爺。”- \; ~" v. B) N9 R8 c
柳三變猛地站起來說道:“下山。”
3 m ~2 \1 h9 N0 r! d, F 說完他箉上書箱疾步向山下狂奔,小石頭在后邊緊追不舍。
! Q* |" B1 p* o 8 E* h: o# ~) `2 ]/ O3 l( Z
15f46590-fde1-11ec-86e7-e91df6b6cff1.jpeg (40.99 KB, 下載次數(shù):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2-28 17:42 上傳
& m" L+ s4 t* V5 ~" f3 f9 D V. F
1 z8 S% Q5 U) x! ?& l D/ T" H' J3 d- r3 |
" z: j8 s5 S! X1 R& ^: F& J
真該死,柳三變你真該死,結(jié)發(fā)妻子郁郁寡歡而死,她給你留下唯一的子嗣,你竟然如此昏頭? 他急匆匆下了武夷山,年少的小石頭居然發(fā)覺自己都有點(diǎn)體力不支,少爺這是怎么了? 到了山腳,石頭渾身是汗,他不停地?fù)u著紙扇喘著粗氣: “小七,我的七爺歇一會兒,你哪有這么大力氣?我實(shí)在不行了。” “石公子,你好生歇息。”說著他大步流星地走了。 “小七你等等我。”石頭嘆了一口氣追了上去…… 柳三變借一隅藏身暗中窺視中柳府大門,正躊躇之時,一個黃口小兒跑了出來,身后一個小女孩叫著:“涚哥,等等我,我要吃茶點(diǎn)。” “妹妹,哥哥去買給你。” 柳涚跑向不遠(yuǎn)處的小攤,小攤與柳三變咫只之遙。第一次如此抵近看兒子,他太可愛了,簡直就是小時候自己的復(fù)制品。 柳七剛準(zhǔn)備上前與兒子攀談,可身后一個熟悉的聲音讓他望而卻步:“柳涚,你怎么一個人跑出來了?你要是跑丟了,你爹哪天回了家,奶奶如何交待?” “奶奶,我給妹妹買甜品的。” “我知道,今后出門可以,但是一定要告知奶奶,可記否?” “孫兒謹(jǐn)記。” 柳涚拉著奶奶的手問:“奶奶,聽人說我爹不要我了,我從未見過他,他會想我嗎?” “會的。”劉氏安慰道,“你爹此刻一定在想你,但奶奶知道他一定是想一飛沖天時,才回來看你。” “奶奶,我想爹爹了。” “走,我們把你爹寫的詞再抄兩遍,孫子學(xué)富五車那日,就是你爹衣錦還鄉(xiāng)之時。” 這時那個小女孩跑出來,張嘴就來出對:“君對相,祖雙孫。夕照對朝曦。” 柳涚曰:“蘭臺對桂殿,海島對山村。”接著他反提,“相府珠簾垂白晝,” “邊城畫角動黃昏。”小女孩又問,“楓葉半山,秋去煙霞堪倚杖。” “梨花,梨一一” 劉氏笑道:“梨花滿池一一” “梨花滿池,夜來風(fēng)雨不開門。” “對了,你爹像你這么大時,奶奶出過上聯(lián):“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本想難為一下你爹,哪知道他……” 身后不遠(yuǎn)的柳七情不自禁脫口而出:“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他發(fā)覺自己失態(tài)了,連忙躲到了巷子里…… 劉氏一聽大驚回頭一看,一個公子笑著對她說:“夫人,你說的是柳三變妙對娘親的故事吧?” “剛才是你對的?”劉氏視線到處尋找,她分明覺得那聲音就是她三兒子景莊。 “夫人是我,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劉氏悵然若失地拉著孫子、孫女進(jìn)了柳府,石頭分明看到了夫人眼角閃過一絲驚喜的淚花,可這淚花轉(zhuǎn)瞬化為失落…… 聽著對話柳七淚雨滂沱,他的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孩提年代,仿佛復(fù)制了他和容妹在柳家大院里吟詩作對的情景。 此刻他真想沖上前去,父子相認(rèn); 他真想撲上前去,一解母子相思之苦,一吐離愁別緒……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淚如泉涌,禁不住仰天長嘆……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c. ~2 I& |( V&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