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平橋話鄉愁》將于“八一”前與讀者見面
本帖最后由 民間法院 于 2018-6-21 06:51 編輯欣悉,由張志友、徐愛民、吳磊等十多位鄉賢才俊歷時兩年半編纂的《古鎮平橋話鄉愁》一書,年初經區歷史文化研究會、政協文史辦定稿付印,將在今年七月與讀者見面。張志友先生曾編寫淮安市第一部村志《滄海桑田陸橋村》。 盛世修志,功德無量,可喜可賀。《古鎮平橋話鄉愁》的品位,“橋畔舟楫通江海,街巷市聲驚水響”的歷史畫卷,從管曙光先生所作的《序》中定會有所品味。 古鎮平橋話鄉愁序管曙光 經諸位鄉梓特別是志友同志悉心筆耕、傾力運作,《古鎮平橋話鄉愁》歷時兩年,終于如愿以償呈現于世。我作為倡導、策劃、統籌者之一,深感欣慰、深表祝賀、深懷敬意、深有感慨。 我的故鄉平橋鎮,是坐落在京杭大運河畔、淮揚黃金水道上的一顆璀燦明珠,史稱“平河橋”,因河而生,緣橋得名。據史料記載,古鎮始建于南宋高宗紹興元年,即公元1131年,距今已有886載的悠久歷史。1991年獲得“江蘇省首批百家名鎮”殊榮。我自1972年12月應征入伍,離開鄉,漂泊在外四十五年,一次次回眸故鄉,一遍遍眺望古鎮,用心找尋人生的起點,傾力追溯大河的源頭,深藏在心中的那份鄉愁漸次展開,歷久彌新。 古鎮平橋,素有厚重的政治遺存。明清時代,這里是“運河之都”淮安的南大門,建有平河橋護鹽關、巡檢司,駐有重兵守護的“平橋大營”,設有朝廷派遣、大權在握的千總官。更為世人注目的是,康熙大帝六下江南,往返皆經平橋,留下佳話;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十一次駐蹕平橋,有感而發寫下十余首詩篇,其中《平河橋》詠道:“初駐游龍第一程,平橋騁望綠波平。迎鑾黎庶肩摩溢,舟水相關喻眾情”,由衷表達對平橋鎮貌的感觸、對迎駕盛況的感懷、對水舟喻比的感悟。 古鎮平橋,素有顯欲的交通軌跡。漕運是王朝興衰的命脈,作為黃金水道上的運河重鎮,平橋成為“淮關之門戶”,堪稱南北漕船泊啟、東西商運交匯的樞紐。為使南來北往、綿延不絕的船舶不致蜂擁而入、堵塞淮關,入晚時分必須停泊平橋,滯留古鎮履行報關手續,接受嚴格檢查,翌日啟程。沿大運河東堤而建的我國古代重要陸上官道穿鎮而過,車水馬龍,恭迎著南來北往的水陸過客,使平橋百業興起、盛極一時。乾隆《山陽縣志》卷四記載:“平河橋鎮,城南五十里,枕堤跨河,村落市肆兩相映帶,田疇沃美,帆檣絡繹,開淮甸之門。”盡顯平橋因交通而繁榮的盛況。如今,京滬高速、淮江公路、237省道,以及連淮揚鎮高鐵縱貫全鎮南北。正在興建的348省道、312縣道,在古鎮架起橫穿東西、呼應古今的運河大橋,既實現了平橋人“一橋飛架東西”的夢想,更凸顯了古鎮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 平橋古鎮,素有豐厚的人文底蘊。明代鎮上的沈氏先祖沈翼,書寫出“一門三進士”之佳話。朝廷尚書級大吏潘塤、胡璉鐘情平橋,相繼于此買田置家,怡文益志;大文豪吳承恩、蒲松齡慕臨平橋時留連往返、吟詠贊嘆,分別寫下“短篷倦傍河橋泊,潮來漁米集商船”、“平河橋上會通津、橋下黃流注海漘”等著名詩句;清代漢學發韌人閻修齡、閻若璩父子定居平橋,構筑飲牛草堂、一蒲庵,吸引聚集大批名流雅士,不趨流俗,朝夕行吟、名重南北。本書搜集到乾隆皇帝、王公大臣、達官貴人、墨客雅士50多位,吟詠平橋的詩篇近120首,給古鎮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平橋古鎮,素有繁盛的商賈積淀。由于南來北往、成百上千的商船停泊平橋,客商們紛紛棄舟上岸,吃喝游玩、買賣貿易,大大帶動催生了鎮上的客棧旅店、酒樓飯館、商行百雜、服務業態乃至寺廟香火。當時兩街五巷,南庵到北庵三里三,街上坐賈行商綿延不絕,商家店鋪生意興隆,河中漕船接踵、帆檣林立、漿聲燈影,岸上人流如織、財源滾滾、晝夜傳喧。由此也孕育出乾隆敕封的“天下第一菜”平橋豆腐,名聞遐邇的平民大集“小(笑)人會”,明清時期“淮陰十景”的平橋社鼓,以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糖畫藝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平橋古鎮,是我們魂牽夢縈的故鄉,有我們刻骨銘心的鄉愁。這里埋藏著我們祖先的軀體,殘存著我們祖輩的老宅,生長著我們稔熟的草木,刻印著我們起步的足跡,居留著我們血脈相連的父老鄉親,流淌著我們為之驕傲的母親河。我們的眼中為什么充盈淚水,因為我們對這片故土愛的深沉。 千年運河煙波浩渺,古鎮鄉愁源遠流長。鄉愁是人類心底永恒的情結,是文人筆下無盡的情思,是當今社會強烈呼喚的情愫,是我們心中沒有年輪、永不老去的大樹。對久別故鄉的游子而言,鄉愁又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眷戀,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思,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惆悵,是“悲歌可當泣,遠望可留歸”的神往。祖祖輩輩生活在平橋古鎮上的子孫后代,記住鄉愁就如綠葉對根的思念,跪犢對乳母的感恩,江河對源頭的追溯,赤子對家園的守望。正是出于這樣一顆赤子之心,這樣一份反哺之情,這樣一種義不容辭之責,一批志同道合的鄉賢才俊、德高望重的故里長者、身離心系的古鎮游子,不辭辛勞、不畏艱難、不計名利,聚首擔道義,戮力著華章,向親愛的古鎮母親886歲誕辰獻上一份情深意切的厚禮,夢圓了平橋人民翹首以盼的夙愿。 常言道,國泰編史,盛世修志。當今時代日新月異,當今社會天翻地覆,正值古鎮平橋文脈傳承、歷史發展的最好機遇期。國家和江蘇省都在啟動實施“名鎮志文化工程”,為我們撰寫此書提供了十分難得的機遇;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是平橋古鎮千載難逢、萬眾共享的莫大幸事;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6月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做出重要批示,強調大運河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更讓平橋古鎮如沐春風、如獲至寶、如日方升。《古鎮平橋話鄉愁》的問世,銘在歷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她的價值所在,就在于順應歷史呼喚、時代潮流、民眾期盼,為古鎮平橋積蓄了承前啟后的人文財富,添增了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她的價值所在,就在于讓千年古鎮的歷史遺產、文化底蘊、精神財富,不因歲月流逝而塵封湮沒、淡忘遠去,而在及時搶救中得以還原,在深入挖掘中得以彰顯,在聚文匯書中得以傳承;她的價值所在,就在于讓生于此、長于斯的平橋人,無論是堅守故土的鄉親,或是遠離古鎮的游子,還是繁衍他鄉的后代,都能了解熟悉這方血脈傳承、生生不息的熱土,留住鄉愁、記住鄉音、不泯鄉思、感念鄉恩,成為融入血液、化為基因、揮之不去、抹之不走的修身之魂、齊家之寶、立業之本;她的價值所在,就在于得到相關領導、專家的重視支持,毋庸置疑地融入了《淮安區古鎮叢書》,對內資政教化,凝聚正能量,增強歸宿感,對外增光添彩,擴大知名度,增強向心力。 《古鎮平橋話鄉愁》并非由專業人士撰寫,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地方志。但她以古鎮鄉愁為主線,以詳實史料為依據,以民間修編為能事,宜史則史、宜文則文,存真去偽、揚長避短,大事不虛、小事不拘,謀篇布局得當,特色亮點鮮明,文學趣味濃厚,話言文字平實,具有一定的可讀性、鑒賞性、啟迪性、實用性。盡管此書尚有缺失與瑕疵,但是疏漏可補、瑕不掩瑜,她的出版確實是一件功德無量、可喜可賀的幸事。籍此,我謹向所有為她輸出心血、付出努力、作出貢獻的各位領導、專家、長者、同仁、企業家表示衷心感謝、致以崇高敬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古鎮平橋的歷史承載過興盛,古鎮平橋的熱土書寫過榮華,古鎮平橋的先人創造過奇跡。我堅信,古鎮平橋的未來必將乘時代大潮,揚帆奮進、破浪遠航,重振當年雄風,再塑昔日輝煌。 是以欣然為序。
代表作之一: 第十一章鄉愁縷縷散佚在集鎮建設上的鄉愁王連忠 應志友同志之約,寫一篇關于平橋集鎮建設的回憶文章。我約來當年的組織委員王湘龍和秘書喻文忠等人小聚。喻秘書拎來一包昔日的筆記本及資料,我們以欣賞詩人丁芒在平橋留下的墨寶打開了話匣子。二十八年前的往事歷歷在目…… 我是1987年12月14日到平橋任職的,之前先后在漣水縣的高溝、陳師鄉擔任過黨委書記。國家改革開放政策使農民的商品經濟意識萌發,我也萌生順勢建設集鎮的念頭,曾在異鄉有過小打小鬧的嘗試。剛到平橋那幾天,我常沿老街道到店鋪和居民家串訪,許多人訴說去年集鎮上原下放戶一百多人 “沒得工作沒得田,去找省長顧秀蓮”的苦衷。平橋飯店經理翟正瑾說,若干年前平橋是擁有兩街五巷的“小南京”, 而今失去了昔日的繁華。當時我頗有與平橋人相見恨晚的感慨:平橋曾是商賈重鎮,人們有從商的傳統,振興集鎮心切。縱觀運河沿線,淮城-平橋-安宜-氾水-界首……,每20公里左右就有一個較大的城鎮。平橋地處淮揚兩市交界,組織上分配我來主政,應該有振興平橋的決心,應該有使平橋能與寶應、淮城齊名的“野心”。 我到平橋一個月后,田文秀同志調來任黨委副書記、鎮長,我們兩人的宿舍就在鎮政府大門旁邊,又在黨委辦公室隔壁,干部群眾找我們談事情很方便,許多熱心集鎮建設的居民成了常客。在廣納民意的基礎上,鎮領導班子成員對集鎮建設形成了共識。1988年1月29日,鎮黨委召開集鎮建設動員大會,以新建東西一華里長的工商街、拓寬老街道和鋪設環鎮公路為主的“十件事”開始啟動。在這前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開了多少個“獻計獻策”的會議、有多少人為爭取上級的支持而跑了多少腿,這些都是無法統計的。1月21日,我還收到剛回寧不久的錢玲珠女士(省建工局下派干部)寄來的建議信。在開會的前一天,上級支持的第一筆農技站建設資金4萬元爭取到位。 在每一件事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矛盾是可想而知的,但我們堅信,只要緊緊依靠平橋人民,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諸如家家爭要門面房這類棘手的矛盾,很快就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為拓寬街道,鎮政府北側近二十戶居民門面房及攤位后退五米,一個月就自行拆除到位,而且沒有人要補償。1988年7月16日早晨我去這些人家看看,有一戶孟姓家人哭著對我說,家境貧寒無力建房,這時分管集鎮建設的副書記徐學貴又對我說,建兩座廁所和鋪水泥路面的資金還沒著落。我們和居委會書記石云高、主任沈成斌合計后,下午在吳之玨家錄像放映室,召開了由30多家工商戶參加的專題“研討會”,當場收到捐款17000元。居委會給孟家送去3000元捐款,后來孟家也蓋了兩層樓的門面房。 和我在一起共事的人說我是急性子,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把承諾的十件事搞定。每天早晨起來,總是習慣地推自行車沿集鎮走一圈。水利站工程員朱明曾說:拓寬工商街咽喉地段的二支閘,在以往正常施工要半年,結果日夜施工40天就建成,由管袁村出義務民力,工程決算僅花21000元。 新建工商街征用管袁村15.5畝地的手續剛辦好兩天,5月10日我要求村干部許云生、紀洪正領著十幾個人,每人拿把刀割麥子。這時離小麥成熟收割也就是二十多天時間,割的麥秸只能連穗子曬干后粉碎做豬飼料,麥子損失是顯然的。那天在路邊旁觀割麥子的人很多,人們的議論褒貶不一。平橋是市委蘇金必書記聯系點,對于平橋來說,他常來常往,有時還住上一兩天。那天下午二點多他來平橋,我和田文秀鎮長等人陪他走到管袁村時,麥子已基本割完,他在現場沉著臉一句話也沒說。我們在路上邊走邊解釋:如果等小麥成熟后收割,個別不樂意征地的農戶將放水栽秧,工商街建設計劃起碼要推遲半年,損失則更大。返回時,蘇書記微笑著說“好”,又補一句“有魄力”。 拓寬鎮政府前面的老街道并一直向東拉開一華里長的工商街,在那時可稱得上大手筆。1988年9月16日,淮陰市委書記黃冰、市長徐燕,率領市四套班子領導和13個市縣的書記、縣長到平橋觀摩,之后周邊各市縣像走馬燈似地來平橋觀摩。記得沭陽縣委馮副書記率隊的有近百人,寶應縣來的人則更多。10月1日蘇書記和張凱市長在平橋召開各鄉鎮書記、鄉鎮長及部分局長參加的專題會議,竟然號召各鄉鎮以平橋模式規劃和建設集鎮。到1988年11月下旬,集鎮西入口處改造和鎮政府前的老街拓寬工程完成,東西長一華里的工商街南線基本建成,南北老街道改造及供銷社、合作商店新建的商場也已竣工,自來水、公廁、垃圾箱等公共設施項目也完工,每天九十點鐘時街上人流如潮,平橋繁華又見端倪。在此摘錄市委辦公室12月9日《快訊》上的消息以饗讀者:“平橋鎮黨委、政府鼓勵農民進鎮經商,52戶農民投資二百多萬元建成一華里的農家工商街,店鋪建筑面積7990平方米,擁有60多家商店、農資供應點和農貿市場。由57名會員組成的民間行會(工商聯合會)宣告成立,會長翟正年宣布了發展平橋工商業的三年目標。典禮之日,南京、蘇州、南通、淮陰等地60多家工商企業前來展銷商品,兩天來有三萬多人涉足工商街。” 鋪設環鎮公路是從1989年初開始發動的,當時北線已有砂石路通到查莊村,南線九洞大路還是土路,人們雨天難以出門。全鎮上下鋪路的熱情很高,路基石(磚)子劃路段由各村籌集送到位,大多數村是按照每人400斤的任務籌石(磚)子,有的村石子沒用完還鋪了村內道路。九洞大路沿線礙事的31間廚房、52個豬圈一個月時間就自行拆除。全鎮按人均5元籌款,鎮機關單位干部職工、教師、工商戶捐款達57000元。《揚子晚報》1989年10月4日消息:國慶前夕,淮安市平橋鎮傳出喜訊——一條全長24公里的環鎮公路通車……,率先成為蘇北農村村村通公路的鄉鎮。 兩年內全面完成集鎮建設十件事,與全鎮干群的齊心協力是分不開的。鎮黨委、政府兩套班子成員開會到深夜,然后到食堂吃面條幾乎成為習慣,日歷上好像沒有星期天。當時市領導和組織部對鎮領導班子整體評價是“團結拼搏”,居民稱黨委副書記徐學貴同志為“徐實干”。 那兩年經常有省市領導和國內外的名人學士、記者光臨平橋,遺憾的是許多字畫、照片當時沒有收集。記得“得月樓”出自老將軍杜平筆下,“平橋農貿市場”是老干部張振營在看施工現場時寫的,日本訪問學者石田浩先生著書時曾兩次到平橋收集素材。如今喻秘書向我們展示詩人丁芒當年贊美平橋的墨寶,令人驚喜,百看不厭。 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4月23日,淮陰市副市長黃天漢率城建、公路、文化等八個局及相關單位領導在平橋召開小城鎮建設會議,把平橋列為唯一試點集鎮,要求給予指導和支持;9月6日省委政策研究室朱通華主任率小城鎮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專程來平橋考察;11月18日國家級新聞機構記者團在平橋采訪一天,留下“淮陰東南第一鎮”的贊語。上述活動,為一年后平橋與淮城齊名,共同成為“江蘇百家名鎮” 奠定了基礎。 1989年12月26日,我和徐學貴、王湘龍同志調離平橋那天,我們沿環鎮公路和新老街道告辭,平橋就像過年過節一樣熱鬧,我激動得熱淚盈眶。 “淚別平橋”、關注平橋成了我幾十年來不竭的鄉愁……,謹以背誦丁芒的詩撂筆。“未到平橋夢已到,今朝乘夢到平橋。農民街里賞新廈,得月樓中評美肴。澎湃市聲驚水響,芬芳樂曲奏秋高。文明鄉鎮美如畫,萬片云霞著意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