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口教育:讓改革成果惠及普通農村娃
本帖最后由 新聞俠 于 2018-11-29 16:22 編輯涇口教育:讓改革成果惠及普通農村娃( 攝影:小攝郎 文稿:李志紅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2ayxxd5dhdx8dde75.jpg: q: V0 q2 S7 g* L! n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2q22da0b77s0qq474.jpg
7 e) n0 l; v% ?: l"
初冬的早晨,澗河被一層薄薄的晨霧籠罩著。澗河北岸涇口中學卻是一片生機勃勃。400多名師生排著整齊的方陣、喊著響亮的口號在塑膠環形跑道上進行冬季晨跑,同時也拉開了他們新的一天學習與生活。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4kdbzxiaomsxywwxi.jpg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3olj0jq4zuq114zwh.jpg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3aeeotm00ecmqttng.jpg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4yph2jgmghgpp2gqg.jpg
涇口,位于一代偉人周恩來故鄉——淮安區東南34公里處。地處三市四縣交接處,也是蘇中與蘇北的交界處。全轄南北走向,兩河(頭溪河、澗河)的水灌溉著這方土地,更養育著這里勤勞的人,他們在這里創造出教育改革的傳奇。
http://bbs.hao0517.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1/29/161023plfiouus9weumk9x.jpg淮安人網·網友:北門水哥、副站長:另眼看世界
整合資源,讓現代教育更均衡
原涇口鎮根據行政村位置設立學校25所,規模大小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為了教育均衡發展,涇口教育總校相繼撤并多所邊遠學校,截止2012年,全鎮教育整合為南北2所小學、1所中學和2所幼兒園。據總校長智應文介紹,全轄中小學自整合資源以來,累計投資2200萬元完成了教育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2015—2016年投入210萬元完成了中學、中心小學、二小裝備提升。近年來中學浴室、中心園露臺封閉、蔣橋分園改造工程如期竣工使用。各校(園)先后投入160余萬元實施零星維修、添置辦學(園)設施,全鎮校(園)辦學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更優更全的補充。筆者走進涇口中學,標準的學生公寓、潔凈的男女浴室、現代化的功能教室讓人眼前一亮。
涇口中心小學的教育設施更是讓人震驚。標準化的塑膠跑道、人造草坪、寬敞明亮的師生餐廳、宿舍樓、教學樓,處處充滿著現代教育的氣息。再走進涇口唯一的一所村級小學——涇口第二中心小學,所有的裝備、設施和涇口中心小學幾乎相差無幾。書法教室充滿著濃濃的墨香,電腦室、圖書室、現代化標本室、科學探究室等更充滿著現代的氣息。據介紹,全轄南北兩所小學及幼兒園分別負責南北施教區小學與學前教育。全轄統一管理,資源統一配置,隊伍統一調度及考核。正如第二中心小學家長所說:“在二小讀書和在中心小學讀書是一樣的。我們當然選擇靠近家門口的學校了!
夯實基礎,讓師資隊伍更優化
走進涇口第二中心小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該校詩詞文化墻,內容則是淮安市詩詞協會的詩人用詩詞的形式禮贊“淮安市首屆最美教師”——宋蘭花。緊接著就是該校的《學習蘭花精神,我們在路上》專題版面。據介紹,涇口總校多年來一直努力提升全轄教師的師德師能,強化隊伍建設,讓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服務當前的鄉村教育。首先,涇口中小學總校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系列活動以及樹立身邊典型等渠道大力開展師德建設工作。涌現出一大批像宋蘭花這樣的愛崗敬業的好老師。目前,涇口中學、中心小學以及涇口二小老師都自發成立的“愛心媽媽”團隊,來關注、幫扶留守兒童。
中心幼兒園和蔣橋分園教師則是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呵護幼苗成長。其次,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夯實了教育質量的基礎。近年來,涇口中學通過教育活動過程性管理,提升隊伍業務素質。中心小學作為省級課題《經驗課堂》研究基地,多次承辦區內外小學課改實驗專題研究,用以提升隊伍專業技能發展。涇口第二中心小學市級課題《農村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的研究》則引領著該校特色課程——詩詞教學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為區域互動增添了活力。涇口中學以訪學的形式先后與區內外多所名校結對交流。中心小學扎實開展學科教研組建設,并為全區提供現場。持續推進“閱讀悅心”工程和“廣閱讀”工程,引領師生養成良好的“閱讀伴成長”習慣,并被淮安市閱讀會掛牌成為閱讀基地。
文化引領,讓教育家底更殷實
11月28日上午,涇口中心小學足球場上一群孩子正在緊張訓練。據該校校長莊素娥介紹,該校“校園足球”被評為“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這個項目則與該校的“行”文化有機銜接。近年來,涇口各中小學校立足本位,依據自身特設,努力打造自己的校園文化,讓教育明確方向,家底更加殷實。
涇口中學,用過程管理、精細管理明確學校發展。涇口中心小學的行文化指導師生“行”是一切活動基礎,更是學校發展目標。 “少年宮”常態化活動、校園運動會如期召開等系列活動讓莊素娥校長如數家珍。走進涇口第二中心小學,充滿濃郁的詩香讓筆者深深感受到詩教特特有的氣息。校園的一草一木、一墻磚都充滿著該校詩教特色。據介紹,該校早在2015年就被國家詩詞協會評為“中華詩教先進單位”。從環境到課程,從活動到考核,無不體現該校在落實詩教文化上所做出的努力。
改革四十年,教育發展四十載。面對教育的新時代,涇口總校智應文校長說,乘勢而上,在厚實內涵的豪邁中,憑添發展動力,唱響淮安教育的好聲音。
教育設備和設施很齊全,有了這樣的學習條件,學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到良好的學習{:145_601:}氛圍中去了,為投入教育的領導點贊! 非常棒!把學生放在首位才是王道!學生是未來的希望,如果學生都不正規了將來社會什么樣都不敢想象!農村新發展加油!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