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書本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體是糟粕。比如《弟子規》
中學語文教育名師、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北京市第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家聲,對語文課改有“一千種焦慮”。
近日,他在北京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呼吁——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閱讀量,卻不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同樣是一種走偏了的形式主義!皩Υ齻鹘y中華文化,我們就要用對待文化的態度,那就是兩個字:揚棄——該發揚的發揚,該拋棄的拋棄。”李家聲說,“有的書本絕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體是糟粕,還是拋棄為好。比如《弟子規》,絕大部分是糟粕,全書充滿了封建奴化思想,跟我們目前提倡的價值觀與創新精神相違背。 打著所謂“國學”的旗號而讓中小學生背誦《弟子規》,是不合適的!
李家聲認為:"國學這個詞本身就不科學。國學的權威是錢穆。錢穆說,國學這個詞就不科學。因為學科沒有國別之分。但他說,在沒有一個更好的概念出來之前,我們就暫時用一用。國學,從現在來看就是傳統中華文化。"
李家聲希望,在大家越來越重視語文教學的今天,讓語文教育能真正走上正道——即通過“高貴的語文教育”,讓學生真正明事理,明白如何做人,這才是目的。而不是通過各種“學習技巧”與“應試技巧”讓學生拿高分、上名校!靶难酆,學養足,比什么都重要!”(南都綜合報道)
講真話真的不容易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我認為說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古二十四孝,我們要學習的是孝順的思想和道理,而不是去學其中某些愚蠢的行為
只有了解一下,沒必要了照作去做。封建社會時代的作品,愚化孩童!!
許多東西都是受歷史局限的。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