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房改善,淮安區這些地方美爆了
自農房改善工作啟動以來,我區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確定“路線圖”,制定“任務書”,繪好“時間表”。全區上下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掀起了農房改善工作熱潮。2019年改善住房條件3415戶,2020年改善5815戶,2021年計劃改善約6000戶,3年累計改善約15000戶,創建省級示范項目4個、市級示范項目2個。精心規劃構建“兩帶三圈”新格局
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維護群眾利益的基礎上,我區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鎮、特色保護、搬遷撤并”的思路,精心編排了40個項目。
項目選址切實做到“一強兩進三靠”,并著眼于連片推進,統籌考慮點線面的結合。重點圍繞233國道“脊梁骨”、348省道“金絲帶”兩條主軸,形成“兩帶三圈”格局。348省道沿線示范帶,串聯漕運、平橋、施河、車橋、博里等5個鎮19個項目,匯聚了平橋豆腐、朱橋甲魚等美食文化,融入了施河教學具、車橋戰役、博里農民畫等各種特色基因。更加注重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抓好特色村莊原址提升,著力打造一批留得住鄉愁、彰顯地方特色的改善項目。(石塘鎮張興社區)
專業建設凸顯特色村居新顏值
我區精選優選設計單位,嚴格執行方案審查制度,精心打磨項目方案,綜合考慮風貌塑造、功能配套的同時,細致研究單體建筑、附屬設施局部設計。強化建設過程把控,建立監管部門、監理單位、鎮村干部和群眾代表三位一體的質量監管體系。建立“云監工”系統,所有項目現場實現線上全程監督。鎮街黨委書記坐鎮指揮,每日現場調度。區級層面成立駐點督導組,分片全程跟蹤指導項目建設。與省城鄉院簽訂咨詢服務協議,并聘請本地土建和景觀方面專家,逐個項目研究細節處理,提升品質風貌。探索“統設代裝”模式,提供設計、選購、施工、入住“一站式”服務,引導群眾自主選擇,讓群眾省心省力省錢。同步提升項目小環境和周邊大環境,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潔凈、整齊、綠色、秀美、和諧”美麗宜居村莊。高標準推動233國道、348省道農房項目“示范帶”凈化、綠化、美化,建設美麗“淮安區印象”綠色長廊,加快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擦亮農房項目對外展示窗口。https://p6-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2157b4d5ac6747d8930855f3d17e2b33.png?from=pc
(博里鎮博里村)
美化安居托起“懷鄉振興”新農夢
我區堅持“農房姓農”,留住鄉愁記憶,廣泛收集搬遷村落的老物件,用于道路鋪裝和景觀小品建設,讓老物件講述村落歷史沿革、村落文化,再現村落的滄桑變遷。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和特色資源,讓農房“有形象、有故事、有韻味”,展現鄉村振興的喜人變化,吸引更多的在外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堅持把鄉土風情作為新型社區文化的底色來繪制,讓傳統鄉土風情散發出新時代文化氣息。在漕運李莊建設民歌大舞臺,更好地傳承南閘民歌非遺項目,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在博里畫苑項目中建設田園詩畫苑,進一步擴大博里農民畫影響力。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583f4b1f81d743009c559c2331556b28.png?from=pc
(車橋鎮盧灘村)
興業強業打造“全域旅游”新亮點
我區堅持“產業導入、文化植入、服務融入、設施接入、方便出入”理念,依托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美食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培育壯大鄉村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大力探索發展休閑農業、創意農業、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美食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開發特色鄉村旅游線路,將農房改善項目打造為“全域旅游”新地標。張興社區依托城郊鎮的地理優勢,發展體驗農業、休閑農業,成為城市居民假日休閑、懷鄉戀土的“后花園”。博里畫苑圍繞“賞農畫、看雜技、品羊肉、游特田”的目標定位,將傳統文化、美食與鄉村旅游緊密結合起來,打造特色田園鄉村。李莊社區圍繞“聽民歌、打摜蛋、采黃桃、品湖鮮”的地方特色,傳承摜蛋文化基因、挖掘南閘民歌潛力,發展民宿、采摘等具有鄉土特色的鄉村旅游產業。盧灘村將“小芡實”發展成“大產業”,同時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底蘊,對蘆家灘阻擊戰紀念館、紅色文化茶室、紅色教育基地等實施改造提升和景觀綠化,發展紅色文化旅游。https://p1-tt.byteimg.com/origin/pgc-image/6ff12bc380f545709102853531ac00a4.png?from=pc
(漕運鎮李莊新村)
我區全面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多措并舉抓推進,采取扎實有效措施,奮力譜寫好自然之美與發展之美相得益彰、田園之美與生態之美相印成輝的淮安畫卷,真正讓農村生態美起來、人居環境靚起來、文明程度高起來,讓農民過上與時代同步的幸福美好生活。
來源:淮安區發布 房子賣不賣啊?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