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著文渠水長大
本帖最后由 金老師 于 2022-4-29 15:19 編輯喝著文渠水長大金國春 我是地地道道的老淮安(楚州)人,1964年大年初一出生在淮安城龍窩巷內的一位老娘(接生婆)家里,生活生長在南門口古城墻腳下的更樓東街中段。我家東邊不遠就是古城墻遺址公園和龍光閣景區(qū),可以說我是喝著文渠水長大成人的。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淮安城內居民吃、用水主要有兩條途徑:吃水是從附近文渠內擔回家的河水,用水依賴周邊居民區(qū)幾口帶有井欄的古水井。為此,當時各家各戶的廚房內都會存放幾件跟水有關的日常必備器具:一大一小兩口水缸,大水缸盛河水,小水缸裝井水(井水礦物質較多,不宜飲用);一對擔水用的鐵皮或木質水桶,一根扁擔,一只用于水井汲水拴著長繩的吊桶,一根掛在水缸邊放有明礬的攪水竹筒,幾只大大小小的水盆和竹籃…… 那時候,我家周圍的幾段文渠河都是活水汩汩,清澈見底,冬夏常流,四時不竭,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我們家的飲用水都是父親用水桶從文渠內挑回來的,剛挑回來的河水有點渾濁,懸浮著雜質,是不能直接飲用的。要用裝有明礬的竹筒在水里不停地攪動,沉淀過后,雜質全部沉入缸底,上邊的水十分清瀝,這時才可以用來燒茶煮飯;等水要吃完時,將缸底的沉淀物全部清除干凈,再擔來河水裝滿,如此反復。 我們家的飲用水主要有三處取水點。第一處也是最早最近的一處,就是我家巷子最東端的古城墻腳下的巽關碼頭。碼頭的樣子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幾塊大石頭在岸邊壘成方便落腳的小平臺,河水中間有兩根扎入水中的木樁,木樁上搭著一根橫梁,在小平臺與橫梁之間并排碼放著幾根捆扎在一起的樹干竹竿作為跳板。人們就站在跳板上淘洗、取水,人多的時候,還得在岸上排隊等候。后來,文渠西岸(現鴻福家園小區(qū)和人民銀行身下)駐扎了一個飼養(yǎng)馬匹的駐淮部隊,河面上繁殖了喂馬的水葫蘆,養(yǎng)馬場的排泄物也排到河水里,水質遭到污染,不適宜再飲用了,只好另尋取水之處。 第二處取水點就是南門口的澗河橋(現名迎薰門橋)下的碼頭。橋兩邊都有條石鋪就的臺階,順著臺階拾級而下,來到靠近水面的最底層平臺,平臺一直延伸到橋洞下。這里水流清澈,緩緩東流,可以見到游動的小魚。水不很深,最深處漫過膝蓋,夏天,大人們在平臺上淘洗,孩子們可以卷起褲腳蹚水嬉戲。第三處取水點最遠,那就是澗河橋再往南約三里多地的公路洞橋(現名為耳洞橋)下的碼頭。 可以說,文渠是老淮安城的母親河,千百年來為民間食用所賴、文風所系,滋養(yǎng)著兩岸百姓,孕育出多少風流人物,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美好回憶。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和人口的增長,沿河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遠遠超出了文渠的自凈能力,河水水質下降,甚至有很多河段變成了臭水溝。 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老淮安城開始出現自來水。我所居住的更樓東街第一家安裝自來水的是織襪廠宿舍一戶姓卞的人家。他家在門前開了一個小窗口,伸出一截水管,用于外賣自來水。各戶人家仍然用扁擔、水桶擔水,但不再去擔河水,而是到卞氏人家購買自來水。再往后,各家逐漸都普及安裝了自來水。 后來的二三十年,政府為了改變文渠污染狀況,加強了文渠的日常管護,分段進行清淤疏浚,對部分街道、地段進行了雨污分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種種原因并未能徹底根治痼疾。 近幾年來,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文渠重新煥發(fā)生機活力,區(qū)委區(qū)政府為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升城市品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條例》《江蘇省水利工程管理條例》《淮安市市容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開展了城市內河專項整治行動,將文渠列入黑臭水體綜合整治PPP項目,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huán)、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tài)修復”的技術路線,對文渠進行了徹底的整治;還結合周邊情況,新建濱水平臺、古風涼亭、慢行步道等景觀,打造沿河生態(tài)公園;河道核心區(qū)段采用了仿古青石駁岸與青石欄桿,并在保護好原有古建筑、古樹、古井等基礎上,適度打造,增加親水碼頭、親水休閑廣場,豐富親水活動空間,讓市民與游客充分感受文渠的古韻和魅力。 現在,古文渠已實現了水清、河暢、路通、景美的目標,成為了廣大市民游客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成為了淮安區(qū)城區(qū)又一靚麗的名片。 我愛文渠,她用寬廣的胸懷,默默地孕育我長大,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淮安古城人,孕育著生生不息的古城文明,讓我們感受了歲月的靜好、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美麗,她是我們可親可敬、溫婉博愛的偉大母親!作者個人簡介 金國春,江蘇淮安人,中共黨員,楚州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市、區(qū)作協(xié)會員。作品《初為人父喜與憂》《輟學·復學·教學》《呵護童心》《父親喜歡吃我做的刀削面》《燒煤餅的歲月》《我家過年“老三樣”》《善良》《春天是奮斗出來的》《跟著母親回娘家》《城南舊事》《老宅》《網上祭奠岳父母》等多篇文章刊發(fā)在報刊雜志。《甘為孺子苦作舟》一文獲市建黨百年主題教育征文特等獎。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