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織密“關愛網”,兜牢幸福“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線,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加強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為人民生活托住底、兜住底,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也是每個黨員干部義務和責任,更是確保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前提和保障。一枝一葉總關情,一點一滴見初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各地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先后出臺了《關于印發社會救助和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的通知》《關于組織實施特殊困難群眾關愛幫扶工程的意見》等指導性意見,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黨中央再一次向特困人員、孤兒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
強化力度,織密關愛幫扶“一張網”。要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建立與新時代相適應的社會救助體系,修訂完善低保、臨時救助操作規程和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等制度規定,制定困難群體認定和救助等相關的配套措施。 加快推進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批權下放鄉鎮(街道),探索構建“主動發現、線上線下核查、智能匹配、聯合幫扶、雙向反饋”的閉環幫扶體系,做到幫扶全覆蓋。
把握準度,理清關愛幫扶“一本賬”。精準施策,才能事半功倍。及時發現,才能精準幫扶。堅持“大數據+鐵腳板”相結合,依托大數據信息技術,通過聯審比對戶籍、車輛、住房、銀行存款等信息,把家庭困境摸得一清二楚,為幫扶提供第一手資料;發揮“網格化”“鐵腳板”排查作用,組建網格長、微網格長、樓道長和志愿者等“鐵腳板”隊伍,以“微網格”、樓道為單元,開展進小區、進樓棟,“掃樓”行動,摸清摸準重點人員的家庭情況、困難程度等信息,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建立動態監控監測機制,對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定期進行“回頭看”,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在冊名單內人員醫療支出進行主動“醫療預警”,及時跟進救助措施,避免因“脫保”“漏保”等造成返貧。
提升溫度,撐起關愛幫扶“一片天”。結合救助對象的具體情況,制定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既從現實層面及時解決各類困難群體的實際困難,又從機制體制層面進行全力保障。 既要“輸血”,更要“造血”,以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送服務等方式,通過技能培訓、崗位推介等,增強“造血”功能,把低保戶變成脫貧戶,把邊緣戶變成發展戶。強化資金監管,對中央財政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和地方各級財政救助資金進行全過程監管,確保資金及時足額送到困難群眾手中。
精細排查、精準施策、精心幫扶,始終把困難群體的冷暖掛在心頭,扎實抓好各項措施落實落細,我們定能更好地托舉起困難群體的美好幸福生活。(胡素萍)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