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的黃金法則,句句震撼!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階段的基礎環節,親子關系則是影響孩子成長以及家庭穩定的重要因素,但是“父母”作為一種不用培訓就可以擁有的身份,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與孩子相處,才能營造溫馨的親子氛圍呢?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jib4So7yuWj23cDG1ibKic6uFsicpKdibXkG1YFfb68rjpN8icGHfv1sibIl34dsSRd03tbcs5zhpIjZxceGguT4sqvA/640?wx_fmt=gif
/01/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02/
父母最需要意識到的就是,無論自己所受的教育還是自己的言行都存在諸多問題,首先要一點一滴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為人父母。
/03/
在一個溫和、充滿善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會出現大問題。孩子性格與品行出問題,責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
/04/
每一個父母都應該用一生的力量說出“我相信你,孩子!”
/05/
任何教育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緩慢的,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06/
無論你到哪里謀生,無論你生活多艱辛,請一定帶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邊,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險之中。
/07/
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人生的很多麻煩都是因為沒有生活在自己家里造成的。
/08/
全家人一起吃晚餐,有助于小孩獲得較好營養,較高學業成績、較不會抽煙、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為。即使父母雙方只有一人能趕上晚餐也會有上述效果。孩子的未來,往往在餐桌上和客廳里就已經決定了。
/09/
切勿在就餐時訓斥孩子,餐桌是共享食物,交流思想與見聞的佳所。融融的親情也有助于孩子學會感恩和餐桌禮儀。
/10/
切勿在孩子臨睡時進行教育,時常懷著恐懼、帶著淚水入眠的孩子,生命會變得十分晦暗。
/11/
快樂的孩子,都有伙伴,孤獨的孩子,性情容易變得古怪。鼓勵孩子與同伴交往,鼓勵孩子參加戶外運動,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2/
你每天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孩子,慢慢的,你便會有一張什么樣的臉,是孩子塑造了我們的面貌。
/13/
和孩子交談,六歲之前適宜面對面,六歲之后要逐漸改為肩并肩。因為六歲之前的孩子在意你對他的關注,而青少年則不希望你“盯著他”,而是能夠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交談,這樣他更容易打開心房。
/14/
父母發現自己誤解了孩子或教育方式不當,應該誠懇地向孩子道歉。
/15/
有教養的父母,不一定就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缺乏教養,孩子必倒霉。
/16/
要正確對待孩子對老師的評價,不在孩子面前議論老師或與老師爭吵。
/17/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與老師或其他家長議論孩子的優缺點。
/18/
孩子在學校遭受不公正、不人道的待遇,父母應主動與學校溝通、替孩子申訴,但同時也須意識到,如果這樣溝通、申訴毫無效果,你就需要設法為孩子換一所學校。
/19/
即使孩子的學業成績欠佳,父母也應全力鼓勵孩子保持學習的熱情,同時應該有勇氣放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因為最終決定孩子未來的并不是他的學習成績,而是繼續學習的信念。
/20/
孩子成績欠佳時,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變得沮喪、狂躁、失去信心,孩子即使輸掉學業,他也不一定會輸掉人生。如果父母喪失希望,孩子的人生一定也輸掉了。
/21/
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撫養的麻煩在于,祖父母對孫子的喜愛往往超過了對自己兒子的喜愛,同時祖父母總是傾向于認為自己比孫子的父母更聰明更有經驗,只有他們才能夠使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22/
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旦為養育孩子出現分歧甚至爭執,幾乎沒有調節與改善的可能,因為“真理往往掌握在脾氣最壞的人手里”。
/23/
解決家庭中養育第三代人權力的爭奪,最好的辦法是分開居住,由父母獨立養育自己的孩子。最糟糕的情形也莫過于此,你可能暫時傷了自己父母的心,但你因此可以盡到更多對孩子的責任。
/24/
為貪圖生活的輕松、舒適而將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家長,其實是在與未來做一場豪賭。
/25/
在中國有60%的父母為孩子的未來極度憂慮,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為孩子的睡眠不足憂慮。很多兒童的未來其實是輸在睡眠嚴重不足上。一個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樣。
/26/
如果孩子情緒狂躁,先檢查一下他的睡眠。如果家庭中沖突不斷,先檢查一下全家人的睡眠。
/27/
只要出自真誠,對孩子的表揚與鼓勵越多越好。當孩子往前走,他回頭時最渴望看得到的是鼓勵的眼睛。
/28/
艾瑞克·佛羅姆說:在性愛中,兩個分開的人結合為一體。在母愛中,曾為一體的兩個人被分開了。母親不僅需要容忍,她還必須希望和支持孩子同她分離。母親以愛和具體的幫助,使孩子順利與自己分離。
/29/
勤未必能補拙,揚長遠勝于避短。
/30/
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負擔過重,必然導致后續學習時的“學業枯竭”,也就是早期學習投入過度,后續學習必然失去成長的空間。
/31/
任何身體或心理的疾病,如果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往往都是最難治愈和最嚴重的。
頁:
[1]